首页 >> 文化

八王之乱发生在哪个朝代(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

2023-03-15 16:21:34 文化 16 作者:劳动晚报

最近很多小伙伴在找八王之乱发生在哪个朝代的相关内容,以及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对应的知识点,劳动晚报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下《八王之乱发生在哪个朝代》的相关资讯,另外还找了一部分有关《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的内容,文章篇幅比较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八王之乱发生在什么时期

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时期。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到光熙元年,历时七年。

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的起因

晋武帝的继任者是晋惠帝司马衷。他是晋武帝杨皇后所生,上面有个同母哥哥司马轨早死,下面诸弟又都太小,所以泰始三年267年正月丁卯日,被立为皇太子,时年九岁,是合法的皇位继承人。然其性鲁钝,世言更谓其为白痴。

不少大臣从晋王朝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出发而主张废掉他,比较突出的是卫瓘与和峤。晋武帝对太子本亦有所忧虑,然其恐身后皇位落于他系,加上司马衷之子司马遹幼而聪敏,似有人君之资,武帝甚爱之。他为使爱孙日后得承帝位,乃不易储。然守器非才,皇权旁落,乱源已成。

八王之乱在什么时期

八王之乱是发生在西晋时期的,所以说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时间大概是在公元三世纪末到公元四世纪之初,总共的时间应该加起来有个七八上十年,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也能够看得出来,八王之乱的一个具体的情况,八王之乱,事实上,造成了当时西晋的一个灭亡,这个应该是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当然,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事实上,这个趋势和当时的整个社会情况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当时晋武帝司马炎并没有解决当时曹魏留下的问题,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西晋会走向灭亡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八王之乱发生在哪个朝代?

发生在 西晋

历史如下:

1.“永嘉丧乱”时期

西晋建立后,武帝司马炎将司马氏家族的子弟都封为王,分取赋税,一些同姓王甚至统领中央军队。继武帝位的晋惠帝是个白痴,皇后与皇太后展开争权斗争,并引起了长达16年(公元291-306)的八位诸侯王(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长沙王乂、河间王、东海王越及成都王颖)争夺皇位的混战,同室操戈,骨肉相残,是为“八王之乱”。这给了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以可乘之机,到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纵兵烧掠,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晋室南渡,西晋灭亡,史称“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纷纷越淮渡江,相率南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随着东晋政权在南方的建立,北方人口向南方迁移的规模更大。截至南朝刘宋初年,南渡人口已近30万户,达到90多万,占当时南方总人口的1/6。大量流民涌入巴蜀地区,巴蜀的土著居民又大批流亡到荆、湘地区,“时流人在荆州十万余户”,给南方注入了新的活力,促使江南“火耕水耨”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向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土地利用率。

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的人口迁徙,是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是流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地)。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显著的北多南少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南方人口得到较快增加,促进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八王之乱发生在哪个朝代

八王之乱是西晋时统治阶层历时16年(291年~306年)之久的内乱。这场权利角逐中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306年,东海王司马越迎晋惠帝司马衷回洛阳,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相继为其所杀,大权落入其手中,八王之乱到此终结。16年中,参战诸王多相继败亡,人民被杀害者众多,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的力量消耗殆尽,隐伏着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爆发,西晋进入“五胡乱华”时期。八王之乱是导致西晋灭亡的重要原因。

希望能够帮到您!

历史上的“八王之乱”发生在哪个朝代?

中国西晋时统治集团内部历时16年(291~306)之久的战乱。战乱参与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太熙元年(290)晋武帝临终时命弘农大姓出身的车骑将军、杨皇后的父亲杨骏为太傅、大都督,掌管朝政。继立的晋惠帝是个白痴,即位后,皇后贾南风(即贾后)为了让自己的家族掌握政权,于元康元年(291)与楚王玮合谋,发动禁卫军政变,杀死杨骏,而政权却落在汝南王亮和元老卫瓘手中。贾后政治野心未能实现,当年六月,又使楚王玮杀汝南王亮,然后反诬楚王玮矫诏擅杀大臣,将玮处死。贾后遂执政,于元康九年废太子遹,次年杀之。从此,诸王为争夺统治权,展开极其凶残的内战,史称八王之乱。先是,统领禁军的赵王伦联合齐王冏起兵杀贾后。永元年(301),赵王伦废惠帝自立。赵王伦篡位后,镇许昌的齐王冏起兵讨伦,镇邺的成都王颖与镇守关中的河间王颙举兵响应。洛阳城中的禁军将领王舆也起兵反伦,迎惠帝复位,杀死赵王伦。齐王冏以大司马入京辅政。太安元年(302)底,河间王又从关中起兵讨冏,洛阳城中的长沙王乂也举兵入宫杀齐王冏,政权落入乂手。太安二年,河间王颙、成都王颖合兵讨长沙王乂。司马颙命都督张方率精兵7万 ,自函谷关向洛阳推进;司马颖调动大军20余万,也渡河南向洛阳。二王的联军屡次为长沙王乂所败。次年正月,洛阳城里的东海王越与部分禁军合谋,擒长沙王乂,将其交给河间王颙的部将张方,被张方烧死。成都王颖入洛阳为丞相,但仍回根据地邺城,以皇太弟身份专政,政治中心一时移到邺城。东海王越对成都王颖的专政不满,率领禁军挟惠帝北上进攻邺城。荡阴(今河南汤阴)一战,被成都王颖击败,惠帝被俘入邺,东海王越逃往自己的封国(今山东郯城北)。与此同时,河间王颙派张方率军占领洛阳,接着并州刺史司马腾(司马越弟)与幽州刺史王浚联兵攻破邺城,成都王颖与惠帝投奔洛阳,转赴长安。永兴二年(305),东海王越又从山东起兵进攻关中,击败河间王颙。光熙元年(306),东海王越迎惠帝回洛阳,成都王颖、河间王颙相继为其所杀,大权落入越手中,八王之乱到此终结。16年中,参战诸王多相继败亡,人民被杀害者众多,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统治集团的力量消耗殆尽,隐伏着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便迅速爆发。

八王之乱是如何形成的,产生在哪一个时期?

八王之乱是因为皇族争权而导致的内乱,这发生在西晋时期。八王之乱之所以会发生,其源头要追溯到西晋的开国时期。司马家的政权是靠着士族的支持这才可以篡夺得来的,因此晋朝也是士族的王朝,然而在西晋建国之后,正因为他的一系列措施都是为了保护士族的利益,这就导致了晋武帝和士族之间也是有着矛盾的,因此晋武帝就害怕自己的权力会被士族所顶替,所以便是大封宗室中的子弟为王,在西晋建国之初就有着二十七个王。

后来晋武帝还给予这些诸侯王一定的权力,并且这些诸侯还有着军权,而这也为后来的八王之乱埋下了伏笔。晋武帝司马炎虽然还有一定的作为,但他却在选择继承的问题上犯了很大的错误,这也导致了贾南风后来的干政弄权,最后引发了八王之乱的爆发。正常来说作为皇帝的人至少也是一个中资之才,即便皇帝不行也有着辅政大臣的威望,这也是可以控制政局的。然而晋武帝他的继承者晋惠帝却是一个十分蠢笨的人,并且由于贾南风的干政,这更是让八王对权力生出了贪欲之心。

八王之乱前后共计16年,但这其中有8年算是比较安定的。而另外的八年则是十分的混乱的,整个八王之乱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当中,楚王和汝南王司马玮和司马亮被杀。而第二阶段比第一阶段的暴乱是更加严重,参加的诸侯也更加的多,战争也是愈发的惨烈了起来。

八王之乱,这也是晋朝在后期再无力去掌控全国的局势,而这也是导致了后来五胡乱华的发生。八安之乱最严重的就是导致了当时的社会秩序的完全崩溃,这也是为什么八王之乱之后是长久的混乱时代的原因了。

八王之乱发生在哪个朝代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发生在哪个朝代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tags:

关于我们

劳动晚报开设了资讯、财经、房产、科技、汽车、旅游、教育、健康等多个频道,为大家提供最新潮的全国生活信息资讯等,劳动晚报每天为您传达正能量。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