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是谁写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是谁写的对联)
最近很多小伙伴在找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是谁写的的相关内容,以及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是谁写的对联对应的知识点,劳动晚报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是谁写的》的相关资讯,另外还找了一部分有关《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是谁写的对联》的内容,文章篇幅比较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谁写的
-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谁写的
-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是明代志士谁写的?
-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哪个朝代谁写的
- 5、风声雨声读书声出自哪首诗?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谁写的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首对联是在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的东林书院。它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这副对联的作者是顾宪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副经典对联,让人不得不感叹于它的大气与魄力。常常看到有识之士把这副对联当作自己的座右铭来勉励自己刻苦学习,报效祖国,如果作者可以看到今天人们依然这样认同他的思想,一定会含笑九泉了。现在这副对联就悬挂在东林书院内,受到往来游客的观瞻。。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谁写的
顾宪成写的
据传,顾宪成幼时在张泾桥读书非常刻苦用功,且善于作诗应对。一次在外任知州的陈云浦风雨夜泊张泾桥,慕名找到正在读书的少年郎顾宪成,当场出了上联“风声雨声 读书声,声声入耳”,顾宪成随即对出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在心”的下联,一时传为美谈。
希望帮到你 望采纳 谢谢 加油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是明代志士谁写的?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
顾宪成(1550年9月17日(嘉靖二十九年八月初七)—1612年6月21日 (万历四十年五月二十三日)),字叔时,号泾阳,无锡泾里(今无锡锡山区张泾镇)人,中国明代思想家,因创办东林书院而被人尊称“东林先生”,也是东林党的创始人之一。顾宪成自幼好学,常夜读达旦。万历四年(1576年),举乡试第一,万历八年(1580年)成进士。天启初年,赠太常卿。后来东林党争爆发,被魏忠贤阉党削官。崇祯初年获得平反,赠吏部右侍郎,谥号端文。著有《小心斋札记》18卷,《毗陵人物志》9卷,《顾端文遗书》等。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哪个朝代谁写的
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顾宪成所撰。
顾宪成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撰有这副心怀远大抱负之名联,后被广为传诵,成为许多学人、志士的共同心声和座右铭,此联现悬于依庸堂内。
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扩展资料
顾宪成因创办东林书院而被人尊称“东林先生”,在万历八年(1580年)中进士后历任京官,授户部主事。万历十五年(1587年),因为上疏申辩,词语中有触怒当权者的地方,被圣旨责备,贬谪为桂阳州判官,慢慢提为处州推官。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朝廷会同推荐选任内阁大学士,顾宪成提名的人,都是明神宗所厌恶的,从而更触怒了神宗,被削去官籍,革职回家。顾宪成回到家乡以后,同弟弟顾允成倡议维修东林书院,偕高攀龙等讲学其中,同时宣扬他的政治主张。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农历十月,顾宪成会同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时称东林八君子)等人,发起东林大会,制定《东林会约》。东林书院既讲学又议政,吸引着许多有志之士,包括一些因批评朝政而被贬斥的官吏。他们不顾道路远近,纷来沓至,人数之多,竟使东林书院的学舍都容不下。
顾宪成曾经说:“在朝廷做官,志向并不在皇上,在边地做官,志向不在民生,居于水边林下,志向不在世道,君子是不这样做的。”他在讲学之余,往往议论朝政,品评人物。朝廷之士仰慕他的风范,多和他遥相呼应。由此东林名声大噪,而忌恨的人也多,从而被他们的反对者称为“东林党”。
1608年(万历三十六年),由于许多东官员纷纷上疏推荐重新起用顾宪成。顾宪成被正式任命为南京光禄寺少卿,但是顾宪成不接受任命,继续留在家乡从事讲学议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顾宪成
风声雨声读书声出自哪首诗?
“风声雨声读书声”出自明末顾宪成题于东林书院。
原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句话用于教育人读书与关心国家事都很重要。风声、雨声、读书声要听进心里,家事、国事、天下事都要关心。
不要单纯读死书,死读书,机械般的往脑袋里装1、2、3……要关心国家,关心政治,放眼天下,关心更多的天下之事,多用心、多体会和理解世间万物,而千万不要去读死书,每个朝代都不缺书虫,缺少的只有人才。
赏析
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是谁写的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是谁写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是谁写的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