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五虎将都有谁(魏国的五虎上将都有谁)
最近很多小伙伴在找魏国五虎将都有谁的相关内容,以及魏国的五虎上将都有谁对应的知识点,劳动晚报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下《魏国五虎将都有谁》的相关资讯,另外还找了一部分有关《魏国的五虎上将都有谁》的内容,文章篇幅比较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三国时期魏国五虎将是谁?
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
1、关羽
关羽(?—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被称为“美髯公”。早年跟随刘备颠沛流离,辗转各地,和刘备、张飞情同兄弟,因而虽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关羽仍然借机离开曹操,去追随刘备。
赤壁之战后,关羽助刘备、周瑜攻打曹仁所驻守的南郡,而后刘备势力逐渐壮大,关羽则长期镇守荆州。
2、张飞
张飞(165年—221年),字益德(《华阳国志》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勇武过人,与其兄关羽并称为“万人敌”。
3、马超
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东汉末年军阀、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卫尉马腾长子。
4、黄忠
黄忠(?-220年),字汉升(一作“汉叔” [1] ),南阳郡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东汉末年名将。
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破益州刘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定军山之战中,黄忠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拜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加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病逝。景耀三年(260年),追谥刚侯。
5、赵云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三国时魏国五虎将有谁?
《三国演义》中蜀国有“五虎上将”即关张赵马黄。但在历史中却并无记载,这只是罗贯中先生自己所杜撰的。三国中的正宗“五虎将”应是曹魏的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陈寿先生在《三国志》中评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首先、说说五将第一的张辽,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张辽先跟丁原,后又依附过董卓,吕布。199年,曹操斩吕布收张辽,之后,张辽就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战袁绍,平河北,征荆州,讨东吴,立下了赫赫战功。其一生之中最为辉煌的时候是合肥之战,215年,孙权亲率10万大军功合肥,张辽带800敢死队大战,先声夺人。后于逍遥津打败东吴大军。后张辽以征东将军之职镇守东线,直至病逝。
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郡卫国县(山东省莘县)人。曹操讨伐董卓时乐进就已经跟随曹操了,乐进在官渡之战时曾立下过大功,后又随曹操败吕布,平荆州,每战必争先,为曹操所看重。后和张辽,李典一起屯兵合肥,多次打败过东吴的进攻。后迁右将军,218年逝世。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省泰安南)人。早年,于禁跟随鲍信,后鲍信讨黄巾军身死,被曹操所收编。于禁打败过吕布,并在官渡之战中充当先锋,身先士卒,奋勇作战,协助曹操取得了胜利。为曹操所器重。后一路迁至左将军。219年,关羽围樊城,曹操令于禁和庞德领军解救,后被关羽水淹七军,兵败被俘。后关羽被吕蒙所杀,于禁被孙权发回魏国,不久阴郁而死。
张郃(?-231年),字隽乂,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北)人。先跟随韩馥镇压过黄巾军,后韩馥为袁绍所破,遂附于袁绍,多有战功,。官渡之战,为郭图所陷害,愤而投了曹操。后随曹操平定河北,曹操远征乌恒,张郃与张辽并为先锋,大破乌恒。后又大破过关中军,平定陇右地区。219年,魏军主帅夏侯渊为黄忠所斩,后张郃续任,当住了刘备的进攻。228年,于街亭败马谡,收复降蜀之地。231年,被诸葛亮用计射死。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杨县(今山西洪洞)人。原随杨奉,护汉献帝东行。后降曹操征战四方,延津击杀文丑,于官渡率兵截烧粮草,平定马超时率先过河,守汉中时大败蜀将陈式。关羽围樊城,于禁解围失败,徐晃率兵前往,长驱直入,一举击退关羽,解了樊城之围,名声大震。后孟达作乱,司马懿令徐晃为先锋前往征讨,被孟达一箭射中额头,医治无效而亡。
五将中,张辽果敢沉稳;乐进骁勇刚强;于禁最号毅重;张郃灵巧多变;徐晃严谨谨慎。蜀国的“五虎将”中,论统兵打仗为关羽和马超要出众些。关羽的能力十分不错,为刘备所重用,也是蜀国中战功和名望最大的将领,但其弱点明显,骄傲自大。马超曾经还打得曹操割须弃袍,但勇猛有余而心计不足。张飞有过出色的表现,但行军布阵上不行,而且脾气过于暴躁。赵云更多的时候是以刘备保票的身份出现。黄忠的表现更多是被“激”出来的,而且年龄太大了。若论行军打仗,排兵布阵来说,还是曹魏的“五子良将“更为出色些。若是阵前单挑那自然是蜀国的”五虎”更厉害。
三国中魏过的五虎大将是谁?
其实蜀国五虎将的说法只是三国演义中的说法,其原因是在《三国志》中陈寿将关、张、马、黄、赵五人列在同一篇传记中。
魏、吴从没有过五虎大将的说法。
魏国有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于禁、徐晃、张郃、乐进
魏国五虎将都有谁?
魏国的五子良将魏国,张辽、张郃、徐晃、乐进、于禁 用兵上:
张辽的“威震逍遥津”可为首,因为此战张辽面对的是孙权亲自
带领的大军,最后大胜,结果是“这一阵杀得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
小儿也不敢夜啼。”;
其次是徐晃,“徐公明大战沔水”,最后导致我们现在的武圣人关羽,
败走麦城,一命鸣呼!!!
再次是于禁,连曹操都很佩服于禁带兵!!!
最后是张郃、乐进,他们也很厉害!!!
从个人武艺上讲:
张辽、张郃、徐晃他们都差不多,都是曹操非常喜爱的将领!!!
张辽,关羽就曾经对张飞说过“此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
张郃,曹操刚收张郃时,高兴的连北都找不着了,可见其勇!!!
徐晃,和许褚差不多,在没有投靠曹操时,自己就已经是一方豪杰!!! 吴国五虎乃太史慈 甘宁 徐盛 凌统 黄盖
太史慈: 吴将,慈忠义,北海孔融敬之,黄巾贼管亥围北海,慈助融抗之,为融结刘备,大败贼众。后归扬州刺史刘繇,於神亭同一小将斗孙策十三骑,更支身与策大战,奋勇莫当。后繇败死,策擒慈,慕其高义,求为其将,慈降。慈招谕繇残军归,守言应诺,恪遵信义,始终如一,弭息诽论。自此慈为孙氏大将,慈助其扫荡江东。后孙权领事,委以重任。群英会上,周瑜付剑与慈为监酒,赤壁战中,权用慈为先锋。后於合肥城中伏,为张辽所遣弓弩兵射至重伤,回营发遗世之言,不治身死,寿止四十一岁
甘宁:甘宁,生卒年不详,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祖籍荆州南阳郡。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少年有力,读诸子,18岁左右任过蜀郡丞。建安九年(204)率八百健儿依刘表,因居南阳,不见进用。建安十年(205)转托黄祖,黄祖又以凡人畜之。期间曾射杀凌统之父凌操,因此与凌统有杀父之仇。建安十三年(208)归吴见用于孙权,大有作为。破黄祖据楚关,攻曹仁取夷陵,镇益阳拒关羽,守西陵获朱光,百骑袭曹营,孙权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可敌矣。”智勇双全,战功显赫。仗义疏财。深得士卒拥戴,吴主赏识,被孙权封为西陵太守,折冲(常胜)将军。
徐盛:徐盛(?-227)字文向,琅琊琅邪莒县人(今山东莒县)人也。遭乱,客居吴,以勇气闻。孙权统事,以为别部司马,授兵五百人,守柴桑长,拒黄祖。祖子射,尝率数千人下攻盛。盛时吏士不满二百,与相拒击,伤射吏士千余人。已乃开门出战,大破之。射遂绝迹不复为寇。权以为校尉、芜湖令。复讨临成南阿山贼有功,徙中郎将,督校兵。
凌统:凌统(189-237)字公绩,三国吴郡馀杭(今浙江余杭)人,吴国重要将领。凌操之子《三国志》史记:合肥之战,凌统率300亲兵,从重围救出孙权,300将士尽战死,凌统也被创。孙权令凌统屯兵余杭。统在余杭拜访长者,尊老爱幼,受到将士的敬爱,有国士之风。史志载:古余杭的地域在钱塘江以北到吴江一带。
黄盖:吴国著名将领,。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零陵)人。能征善战,有谋有勇,擅长使铁鞭,作战极为勇猛,一生立过无数战功。 黄盖喜好学问,好读书。少时家贫,倚靠卖柴维生,生活困苦,所以更加努力读书,希望出人头地。最初任乡间小官,后被推荐为“孝廉”,追随孙坚打天下;孙坚死后,便追随孙策;孙策死后,便追随孙权。赤壁大战时,建议用火攻,配合周瑜,行使苦肉计,并诈降曹操,率船火烧曹操水军,立下大功。赤壁大战后不久,黄盖被拜为武锋中郎将。后来,长沙郡益阳遭山贼攻打,孙权加封他为偏将军,前去讨伐。就在这次出征中,黄盖病死。
以上就是魏国五虎将都有谁和魏国的五虎上将都有谁的相关信息啦,不知道有没有找到你想要的内容呢,记得收藏关注本站。